第344章 再战汲县(2 / 2)
孙会其实也有些等不及了,但此时情形已经不同往日,他不敢独断专行,而是犹豫说:
“那就先问问另外两位的意见吧!”
原来,在经过黄桥大战后,孙会这段时日在忙着向洛阳朝廷表功。孙秀得闻河北大胜,可谓是狂喜,立马给儿子加了个常山郡公的公爵。但他同时也知道,此战能够得胜,肯定不是孙会的功劳,而是许超与士猗两人的功劳,便也顺路给他们各封赏为章武郡公、清河郡公。并且还赐予两人使持节的权力,使得他们可以自作主张,不听孙会的调令。孙会现在想要进攻,却得反过来问他们的意见了。
派往许超部的令兵很快就回来了,他回报说:“章武郡公的意思是,贼军这次很谨慎,半渡而击,只能小胜一阵,不妨让对面先攻过来,我方后发制人,把对面的攻势打退了,再乘胜追击,亦可以建功!”
派往士猗部的令兵则稍后回来,令兵低着头回说道:“清河郡公说,您看他部动作就行了,不要想些多余的事情,他那边怎么办,您就跟着怎么办。”
这传话立刻激起了孙会的火气。黄桥之战时,他心中畏惧,自然来不及在乎士猗对他的看法,可此时接连打了胜仗后,没了生死之忧,士猗对他的种种轻视之举,就变得不可忍受了。
他知道,令兵肯定有些腌臜话隐去了,士猗的原话肯定更难听,不禁大骂道:“这没良心的狗东西,没有我阿父提携他,他哪里能有今日富贵竟给我摆上脸色了!”
孙髦见状,忙在一旁劝道:“元帅,还是战事为大,等这一仗打完了,您得胜回朝,有孙中书做主,还有做不成的事吗好歹他确实是会打仗的,欲藏良弓,也该等飞鸟先尽啊!”
确实是这个道理,所以孙会还是把怒火忍下来了,继续等待着北岸的敌军过河。
大概又过了两刻钟,常山军所在的右路军已经集结完毕,征北军司所在的左路军还在过河,但也渡过了大半。此时已经是未时两刻了。
就在孙会感到有些无聊的时候,左路军中突然奔出一骑,直奔向孙会军阵前而来。
那骑士人高马大,形如浮屠,快马奔至赵王军前两百步时,依然显得勇武非常,而后他向孙会部高喝道:“嗟尔逆贼!有人敢出来一战吗”
孙会略感茫然,一旁的孙髦连忙解释道:“元帅,对方是想先派出个斗将单挑,煞煞我军的锐气呢!”
听到这里,孙会更感手足无措,他来接管军队虽然已经两个月了,但每日都是混日子,哪里知道麾下有什么勇士呢
好在不用他为难,也就两个呼吸后,东边的许超阵中就飞出一骑,在他面前百步立定,用嘲讽的语气说道:“败军之将,想要找死,也要先报上名来!”
众人都认出来了,那是在黄桥之战中建功杀敌的许超帐下都督,和贵。
那人缓缓策马,目不斜视地说道:“我乃并州平先,你记好了。”
和贵则哂笑道:“又一个没听过的无名之将。”
两人话音一落,也不多说,立刻就策马奔向一处,在众目睽睽下进行比斗。
在开打之前,和贵可谓信心满满,他在禁军内待了有快十年,论勇力,从来没输过人。一杆一丈两尺长的马槊,常人拿起来都倍感吃力,可他不仅能正常使用,更是能舞动自如,这非要下多年的苦功熬打力气不可。而黄桥之战时,和贵所向披靡,更使得他自诩为一流高手,不管面对何人都能战而胜之。
因此,这次一近身,和贵便存了炫技的意思。他不是采用最快捷的刺击,而是将马槊抡圆了,想在两马交错的一瞬间,从上往下劈下,一击将对方压服。
然而,就在两马靠近的时刻,他无意间瞥见平先的眼神,竟看见对方露出一个轻蔑的笑容。
平先不慌不忙,将手中的马槊轻轻举起,迎向和贵挥来的槊杆。本该是石破天惊的一击,可结果就是,平先也就轻哼了一声,竟将和贵这一击给架住了。
和贵只觉得自己撞上了一堵墙,自己的双手虎口发热,小臂微抖,可对方却不动声色,很快就策马分开了。
是错觉还是他在硬撑和贵的脑海中萦绕着这个问题,再次发起了第二次冲锋。这次他存了两分谨慎,便用回最简单也最直接的招式——刺击。
这一刺最讲究功夫,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械斗归根到底是一寸长一寸强,刺是最能利用这一点的一招,刺得稳准狠,也是最有效的杀敌手段。
眼见两骑再次相接,和贵终于使出了这蓄力已久的一刺。可长槊刺出后,对方不闪不躲,伸出左手手掌,强行握向了刺过来的槊杆。就这么几寸距离,电光火石之间的事情,平先竟然握住了。而且握住之后,他的左手就如同铁钳般,前行就长槊箍在面前,令和贵动弹不得。
平先再次露出一个讥讽的笑,左手再一发力,稍稍一扭,和贵竟握槊不住,让他夺了过去。接下来,两马靠近,平先扔下马槊,低腰埋头,突然伸出左臂,自和贵的两手之间穿过,抓住他的右肩,借着战马向前的冲力,一把将他从马鞍上掀了起来。
和贵顿觉天旋地转,两脚腾空,双手也抓不住事物,竟然被生生摔在了泥地里。他被摔得七荤八素的时候,平先右手高举马槊,猛地朝和贵一掷,马槊透甲穿胸,将其活活钉在了地上。剧痛之下,和贵甚至发不出声音,只能如同蚯蚓般原地挣扎片刻,随即痛死过去。
看见这一幕,两军都大为震撼。他们震撼的不是单挑的胜负,毕竟生死之间,谁胜谁败都是很正常的。但平先在骑斗中表现出来的那种闲庭信步,却极为少见,似乎在他眼中,任何对手不堪一击。
平先在一片寂静声中,徐徐策马到和贵尸体旁,信手拔出长槊,随即槊指赵王军,淡然道:“还有何人与我一战”
赵王军三军哑然,平先呵呵一笑,又问了两遍,见无人回答,便纵马回到了义军之中,向刘渊拱手道:“大人,平先不辱使命。”
刘渊抚须大笑,拍着马鞍道:“你做得好啊,正好让天下知道我并州英雄。”
义军至此,终于如梦初醒,齐声奋臂高呼道:“万胜!万胜!”
这一次单挑获胜,将此前败仗的压抑一扫而空,将士们从内心里恢复了对获胜的信心,因此欢呼也开天辟地般热烈。赵王军上下闻之,无不胆寒色变。
刘羡在人群之中,也忍不住对一旁的李盛扣鞭赞叹道:“好男儿!如此杀敌,方才不负此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