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悬疑推理 >重生汉东赵瑞龙,我要逆天改命 > 第263章 惠龙能源成立,高启强野心膨胀!

第263章 惠龙能源成立,高启强野心膨胀!(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咚咚咚!

咚咚咚!

锣鼓喧天,金龙飞舞,狮跃如风。

条幅招展、彩旗飘扬,热闹非凡的揭幕仪式上。

当赵瑞龙和周卫泓,一起掀掉牌匾上的红布,露出公司全名。

摆在公司大门外两侧的一长排烟花墙被点燃。

顷刻间。

礼花咻咻咻的直冲云霄,拉出一根根彩色烟柱。

各种颜色的并列在一起,宛若一道绚丽的彩虹,也好似一堵色彩艳丽的烟墙。

现场掌声如潮。

站在嘉宾人群中的高启强奋力鼓掌,双手都拍红了。

虽然昨晚只睡了不到四个小时,但此时此刻的他依然精神抖擞。

今天省里市里,都来了不少领导,还有众多媒体全程采访报道。

在这样隆重的仪式上,哪还有半点困意?

热烈的掌声中。

身着工装、站成方阵的惠龙能源员工们,有序走向办公楼正门。

个个笑逐颜开的,接过赵瑞龙发的开工红包。

然后和周卫泓等领导逐一握手,进入办公楼。

“赵公子可真大方呀!”

“是啊,每个红包都那么厚实,估计装了好几百块!”

“应该不止几百块,我估计得上千元。”

“一人发一千,那也数额不小了啊!”

“相比于几个亿的投资,几十万红包又算什么呀?”

“这倒也是,惠龙集团主打高科技,不优待人才,哪能玩得转?”

“一千算什么?据说汉东那边,搞芯片研究的高级人才,入职就有几万安家费!”

“我的天啊,不会吧?几万块?你确定?那得是多厉害的高级人才啊?”

“那是能搞芯片设计、封装测试、光刻研究的人才,可不是搬砖民工!”

……

高启强默默听着周围的人小声嘀咕。

不禁想起昨天为了尽快完工,自己承诺给每人发一千元红包。

工人们真是干劲儿如火、热情高涨,愣是顶着酷暑烈日,十几个小时就完美收工。

这件事让高启强切身体会到,钱真是好东西,只要把钱给足了,工作就没有不积极的。

由此想想。

汉东省众多高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进展飞速,显然也是因为赵瑞龙把钱给足了。

两千的工资,员工拖拖拉拉。

但要是月入过万,员工恨不得把公司当家。

这就是现实!

更何况……

赵瑞龙可不止是发钱啊!

在他的影响下,省里市里还来了不少领导。

这些平日里,基本只能在新闻上才能看到的。

如今不仅活生生的出现在面前,还跟大家微笑握手,鼓励好好工作。

这自然将情绪价值,直接拉满。

高启强觉得自己要是惠龙能源公司的员工。

绝对感动得稀里哗啦,而且心里一定干劲儿十足。

恨不得抛头颅洒热血,尽快把风电产业做大做强。

当最后一名员工,也进入了办公楼,开始去工作之后。

赵瑞龙来到了嘉宾队伍前。

简短的客套答谢后,便邀请众人进入公司参观。

没有和弟弟高启盛站在一起的高启强,自然不急不慢的跟在干爹陈泰后面。

虽然之前为了又快又好的完成厂区改造,高启强来过很多次,绝对的熟门熟路。

但这一次,自然不一样。

除了沿途有各种展板、模型、动画展示等,可以生动形象的了解风电产业之外。

众人来到了会议厅落座,还有赵瑞龙亲自给所有人,言简意赅的上了一堂科普课。

这自然让没读过初中的高启强大开眼界。

他终于知道,风力发电可不是简简单单,弄个高耸的塔筒,装上超长的扇叶,让风带动大功率电机发电。

风力发电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不仅要有各种高标准、高质量的硬件,还要有一系列的配套系统软件。

而且风力发电,还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辽阔的大海、广袤的山川、浩瀚的西部……

只要常年有风的地方,就可以搞风力发电。

这可是纯正的绿色清洁能源。

虽然风力发电,并不是特别稳定,没有风就无法发电。

但是它却可以和光伏发电,以及抽水蓄能相结合。

当风电和光电,都很富裕的时候,电网无法消纳,就可以用来抽水蓄能。

简单来说,就相当于把水,从山下抽到山上的水库。

一旦天黑,没办法光伏发电,同时也没有风,就可以开闸用水力发电。

如此一来。

风电、光电和水电三者相互结合,便能让清洁能源电力,也可以实现稳定供应。

而随着全世界,越来越越注重节能环保、绿色发展、控制碳排放量。

清洁能源市场规模必然会越来越大,因而京海大力发展风电正当时。

一堂课听完,都不用去车间和实验室参观了。

高启强都有一种冲动,想要投资清洁能源市场。

虽然自己在建工集团上班,给干爹陈泰打工,没办法说服他拓展业务。

但是弟弟高启盛,却可以新增业务啊!

完全可以在电子产品销售、连锁网吧运营之外,新增清洁能源业务。

持续发展下去,强盛公司岂不是就能发展壮大,变成强盛集团?

想想赵瑞龙的超然地位。

单纯只是靠他权贵子弟身份吗?

显然不是!

虽然他是汉东一把手赵立春的宝贝儿子。

但在临江省,他的身份背景能产生的影响力并不大。

真正让他被省里市里无比重视,甚至有求必应的,是他的投资。

赵瑞龙的投资,能促进就业,能拉动经济,能贡献税收……

既能让民众增收致富,又能让官员平步青云。

这样的赵瑞龙,能不在临江大受欢迎吗?

同理。

自己要是一直给干爹陈泰打工,在京海建工集团上班。

始终都会活在陈泰的影子下,也干不出多大的成绩。

毕竟建工集团主营业务,就是搞工程建设。

是汤家覆灭,海富集团破产,才兼并重组弄出了房地产开发业务。

因而再怎么发展下去,京海建工集团也只是搞工程和地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