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成灰(2 / 2)
怀钰抵达封地后,驻守辽阳,彼时建州女真已经在松花江下游崛起,努尔哈赤一统女真各部,建立金国,隐有南侵之意。
怀钰初抵辽东,只带有十八名骑兵,这便是他全部的身家。
他发现辽人民风剽悍,崇尚武气,多善骑射,以射猎为生,对诗书礼教蔑然不闻。他在当地百姓中广选英勇骁健者,用以充军,并从青海、陕西等地购买来一批名马,士兵战时训练,闲时屯田,建立起一支精悍骑兵。这支骑兵便是历史上与虎豹营齐名的辽东铁骑,后来女真入侵,辽东铁骑驰骋疆场,为抵御外侮、保存民族火种付出了杰出贡献。
怀钰守辽六年,这六年里,他数次抗击金兵的侵扰,大败努尔哈赤,将其赶到长白山,再也不敢生窥南之心。
他还在开原、铁岭、抚顺、辽沈、广宁、锦州、宁远、山海关建立起一条坚固防线,不仅派精兵把守,还筑以多个堡垒,用作战时联络和储存、递运粮草,这便是后来着名的“辽东防线”,它为抵御金兵的入侵建立起了一道铜墙铁壁,所以即使一百多年后,辽阳、沈阳相继失陷,山海关过了三十多年才被金军攻破,因为“广宁——锦州——山海关”这条防线依然在坚强地发挥着它的作用,如果没有这条防线,金兵铁骑将长驱直入,直抵京师,怀钰在军事战略上的高瞻远瞩,使大晋王朝延续了一百年的气运,所以有位近代学者才会感叹:“如果没有晋世祖,你我都将沦为蛮夷也”。
除了军事上的胜利,怀钰还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大力开展边境贸易,他在辽六年,百姓安居乐业,军民一家,人心向附,使得偏远贫瘠的辽东一度出现繁荣景象,以至于他启程返京时,百姓们拦马跪求,纷纷挽留他不要走。
摄政生涯
升平八年的一个隆冬深夜,睿宗病危,急召远在辽东的侄儿怀钰入京,但这道手诏却被上官皇后秘密拦截,当夜三更左右,睿宗驾崩。
他的辞世在当时来看是十分突然的,因为就在半个多月前,他在给侄儿的信上还说“病体渐愈,料想没有大碍”,三日前,他还在乾清宫接见了宰辅,谈吐举止一如往常,以至于臣子们并未将皇帝这场“小病”放在心上。
当天子大渐之时,所有人都在睡梦中,等到第二日皇后宣布天子驾崩,遗诏命九皇子入继大统,群臣的惊愕远甚于哀痛。
宫内渐有流言传出,大行皇帝并非死于中风,而是被皇后灌了毒酒而暴卒,因为当夜有不少太监宫女听见了寝殿内传出的皇帝怒骂声。
不过真相究竟如何,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正如宋太祖驾崩时的“烛影斧声”一样,睿宗皇帝的死亡疑云成了历史上解不开的千古谜题。
上官皇后的迷惑举止远不止这些,在睿宗驾崩后,本该通知各地宗室来京吊唁,她却选择秘不发丧,幸而得到了群臣的极力抵制。
在意识到自己无法隐瞒住皇帝的死讯后,她又说“辽东位置紧要,辽王应以驻守封国为要,不必来京奔丧”,这很明显是为了防范怀钰夺位。
不过令皇后想不到的是,此时的怀钰已经在赶往北京的路上,他率精骑一千,星夜疾驰抵达北京,于匆忙举办的登基大典上当众发难,用睿宗留下的一道遗诏废去上官氏的后位,将她幽禁在南宫,终生不得出,后党尽数处死,武清侯被褫夺爵位,抄家灭族,睿宗朝显赫一时的上官氏就这样被连根拔起,这一雷霆手段震惊了大多数朝臣,都做到这一步了,下一步就该是登基为帝了,可令众臣都没想到的是,怀钰并未抢走堂弟的皇位,而是亲自扶着堂弟的手臂,将他送上了龙椅。
升平八年二月初一,十七岁的皇子怀英正式即位,次年改元建宁,辽王怀钰加太子太保衔,统摄朝政,建宁帝上朝之时,在龙椅旁多添一座椅,由他共同听政,百官奏折先送摄政王府,由他批阅之后,再送乾清宫,众臣有事时,往往也会绕过皇帝,向摄政王咨询,建宁帝实质上沦为了傀儡。
建宁四年五月十二日,建宁帝调戏宫女不成,致使其坠井而亡,因担心消息传入摄政王耳朵里,他在极度惊惧与愤懑之下,竟活活惊吓而死,享年二十一岁,庙号“思宗”,是为晋思宗。
同月,囚居南宫的上官太后也绝食而死。
由于思宗无嗣,皇位的继承权再次落到了怀钰头上,六年守辽,四年摄政,他的威信已经无人可敌,文武群臣跪请他嗣位,他以“名义不正”为由拒绝了众臣的请求,臣子们再次上表,他又以“才能不足”为由拒绝,如此拉扯了三个来回后,他才终于肯答应登基。
建宁四年七月初八,怀钰在奉天殿即皇帝位,宣布次年改元永熙,这一年,他三十二岁,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开启。
永熙盛世
怀钰登基后,力革时弊,减免赋税,任贤使能,惩治贪官墨吏,但回顾他为政以来最大的功绩,却是在婚姻制度与风俗的变革上。
与封建时代坐拥三千佳丽的帝王不同,怀钰一生没纳任何妃嫔,只钟爱嫡妻沈皇后一人,在位期间,他大力提倡一夫一妻制,规定女子拥有财产继承权,女子出嫁后,有权提出和离,并且和离后,拥有子女抚养权,女子婚前的财产受到法律保护,并不会因和离而被夫家侵占。
这一系列法案都与现代婚姻政策的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并比我国现行的婚姻法早出现了三百多年,被认为是现代婚姻法的雏形。
史学家认为这些法案的出台与延和年间一场震惊天下的“离婚官司”有关。
延和二十六年,沈皇后的长姐因不堪家暴,一纸诉状将丈夫告上公堂,即使在证据充足的情况下,这场理应胜诉的官司,还是无法避免地走向了败诉,这位可怜的女子在极度的惊恐之下精神崩溃,最终选择了自杀,她也因此在史册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沈茹,为了纪念她,史学家们将这一系列婚姻法称之为“沈茹法案”。
即使这些法案在世祖崩逝后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成为一纸空文,但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它的出现本身就代表了一种进步,为那个时代的女子划燃了一簇可贵的火花,即使短暂如流星,也曾照亮过无尽黑夜。
怀钰在位十年,再加上摄政的四年生涯,他实际上当了十四年的皇帝,他执政的十年内,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江南一带出现资本主义的初步萌芽,社会安定,海晏河清,“创大晋朝开国以来二百年未有之太平”,后世称之为“永熙盛世”。
帝星陨落
永熙十年的一个春夜,沈皇后病逝于坤宁殿,年仅四十一岁,这让爱了她一辈子的皇帝大受打击,悲痛不能自抑,于同夜驾崩,弥留之际,他传位于皇太子怀念,并留下遗诏,将他与皇后合葬。
按大晋制,帝后向来是同陵不同寝,皇太子怀念却力排众议,永熙帝最终得以与他一生挚爱的皇后合棺葬于裕陵。
永熙十年五月初一,群臣上谥号“敬天法道英明圣神崇文宪武纯仁至孝昭皇帝”,众口一词拟定庙号为“世祖”。
“世”——有中兴之主的美誉,也指世系传承发生偏移,“世祖”二字,正是对永熙帝一生纵横捭阖、创下丰功伟业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