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成长的代价(2 / 2)
陆良思索片刻,突然眼前一亮:“威马的资金链很紧张”
他们当初实施225门店项目,计划是投资18亿美元,最后超支了2.2亿美元。
也就是陆良,认为只要钱花得到位,花多花少没太大关系。
要是换成别的企业老总,卓一帆被干掉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100%。
威马汽车的300家门店计划,保底需要25亿美元,还跟他们一样都是自建工厂,想要达成全年25万台的生产计划,生产线保底也要15亿美元。
仅仅两方面的开销就是40亿美元,折算人民币就是272亿元。
根据公开的融资消息,威马汽车至今也才融资230亿出头。
“威马账上还有多少钱他们又是哪来的钱”陆良接连发问。
“四月底,威马进行过一次5亿美元的融资,根据当时披露的消息,账上现金流约28亿元。”
王晓峰拿起另外一份资料:“我请了第三方调查,威马的负债高达289亿元,他们每月保底亏损金额为22亿元。”
陆良说道:“假设四月底威马披露的财务情况是真,融资过后,他们账上也只有62亿元,如果按照每月22亿元的亏损,这笔钱,连三个月都坚持不到,对吧”
王晓峰点点头:“如果下个月威马再次融资,说明他们的现金流已经非常吃紧,如果下个月威马不融资,说明他们财务造假,那么内部的情况,可能比我们想象得还要恶劣。”
威马现在的情况很不乐观,想学天星,却没有像陆良那样财力雄厚的金主。
除非他们接下来的销量能一直保持上涨势头,直到威马度过资金危机。
如若不然,威马极有可能成为新势力中第一家被淘汰出局的车企。
自建工厂虽好,但不是什么人都能玩得转,否则蔚小理也不会心照不宣都选择代生产。
天星汽车,如果没有陆良的持续输血,早就倒闭八百回了。
他们现在只需静候佳音,等待雪中送炭的时机。
如果没有这个时机,那他们也可以制造。
万2的自燃率,真的不低,远远高出平均行业水平的4倍。
“同为新能源车企,应该以大局为重,不能因为一己私欲,葬送市场的发展。”
陆良叹息,又说:“不过消费者起码的知情权还是要有的,一味隐瞒也不是办法,不能闭上眼睛就当做没看到,对吧”
“陆总,说的是。”
秦思远心领神会,连忙赔笑附和。
他听懂了,威马的问题,只能是威马的问题,而不是行业的问题。
“我们天星作为行业的一份子,陆总又是全国最大新能源产业园区的缔造者,理应站出来保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王晓峰面露微笑,正义凛然。
如果看上什么就要弄到手,那叫强取豪夺,但如果是为了行业的发展,那就叫心怀大义。
就像明成祖朱棣为了北击匈奴,开疆扩土,但又不好意思无故发兵,于是翻烂了史书,终于找到一千多年前的白登之围,给自己的北征寻找一个正义性的借口。
在古代师出有名是一种重要军事策略,它可以增强军队的士气和民众的认同感。
在现代也是一样,威马自燃率高,资金又非常紧张,随时会暴雷,他们出手,就是妥妥的正义之师。
至于让他们出手,威马所付出的代价,普罗大众就没有知道的必要。
就像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爱好和平,就是不知道为什么疆土越来越大。
“还是再等等吧,等到下个月中旬,我应该就能抽出点时间来。”
陆良嘴角带笑,交谈几句,挥了挥手让王胡秦三人离去。
他站在33层的办公室,望着楼下整齐划一的工厂车间,以及有序排列的运输车。
陆良饮尽杯中茶,叹息一声:“怎么现在越来虚伪了或许是成长的代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