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回龙阁(2 / 2)
以及招牌菜“金镶玉狮子头”和“万寿无疆蒸鲥鱼”。
章雪晴忽然指着“蟹粉秃黄油”一栏:“这个我知道,《红楼梦》里薛宝钗吃的就是这个。”
“美女您说对了。”服务员介绍:“我们的秃黄油用的是阳澄湖大闸蟹,每碗含六只公蟹的蟹膏、四只母蟹的蟹黄,配的是现烤的蟹粉小汤包。”
王景行把几个招牌菜都点了。
服务员端来餐前茶,“这是我们特制的‘宫廷香片’,茉莉花是伏天七窨七制的,茶底用的是明前龙井。”
茶盏刚放下,第一道点心“芸豆卷”便上来了。
雪白色的卷儿裹着山楂馅儿,放在雕漆小盘里,旁边点缀着一片金箔薄荷叶。
章雪晴用签子挑起半块,咬开时,芸豆泥的绵密混着山楂的酸甜,舌尖忽然尝到一丝若有若无的桂花香。
“金镶玉狮子头到。”服务员揭开餐布,四个拳头大的狮子头盛在青瓷碗里,碗边镶着圈金边,
王景行用汤匙轻轻一压,狮子头立刻化开,露出里面裹着的整颗虾仁和瑶柱。
入口时,肉香混着花雕的醇香,虾仁的弹牙与肉馅的绵软形成奇妙对比,最后在喉间泛起一抹鲜甜,味道比昨晚的“金镶玉丸子”还更有层次。
第二道菜是“蟹粉秃黄油”,配着现蒸的小汤包。
服务员端来一个三足铜鼎状的容器,掀开盖子,金黄的蟹膏蟹黄在蒸汽中泛着油光,旁边的小汤包薄如蝉翼,褶子整齐得像苏州刺绣。
章雪晴用吸管吸了口秃黄油,眼睛忽然亮起来:“好鲜啊,这蟹黄怎么这么香?”
王景行往小汤包上淋了点镇江香醋,咬破面皮的瞬间,蟹汤混着醋香在口腔里炸开,蟹黄的颗粒感与面皮的柔软相得益彰。
正吃着,董建川忽然指着窗外笑:“你们看,对面银泰中心的‘中国尊’亮了,这现代高楼跟古代角楼同框,倒像是穿越了。”
此时的“中国尊”通体透亮,像一根直插云霄的水晶柱,与角楼的古朴形成鲜明对比。
章雪晴忽然想起杨梅竹斜街那套四合院的“新旧融合”设计,忍不住说:“就像孙洪鑫的玻璃幕墙四合院,老底子和新玩意儿搁一块儿,倒也和谐。”
正说着,服务员端来“万寿无疆蒸鲥鱼”。整条鲥鱼躺在描金大盘里,鱼鳞被蒸得透亮,如同一层银甲,鱼身上铺着金华火腿片、香笋片和江南冬菇。
王景行夹了一筷子鱼肉,连鳞带肉送入口中,鱼鳞的油脂香与鱼肉的鲜嫩瞬间交融,火腿的咸鲜和香笋的清甜层层递进,最后在舌尖留下一抹江南特有的清鲜。
“这鱼蒸得火候恰到好处,”他点评道,“多一分则老,少一分则生,跟宋徽宗的瘦金体似的,讲究个‘铁画银钩’的分寸感。”
董建川哈哈大笑:“你这比喻绝了,合着吃个鱼还能联想到书法。”
最后上的是豌豆黄。
四方的豌豆黄儿摆在青花瓷盘里,色如蜜蜡,表面用食用金箔勾勒出寿字纹。
章雪晴用叉子轻轻一压,豌豆黄立刻碎成细沙状,入口即化,甜而不腻,末了还能尝到一丝淡淡的薄荷香。
此时,餐厅里忽然响起丝竹声。
循声望去,只见两位身着汉服的乐师正坐在屏风后演奏古琴与琵琶,弹的是《春江花月夜》。
琴声如流水,琵琶声如珠落玉盘,与窗外的角楼夜景相得益彰。
王景行端起酒杯:“董哥,我们敬您,感谢陪我们来京城。”
董建川举起酒杯,笑道:“不要口头感谢,明天陪我去潘家园逛逛,帮我掌眼,看看能不能捡漏。”
王景行一口干掉:“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