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辩是非有来有回 持正论不偏不倚(2 / 2)
乔履谦眉头紧皱,颤颤巍巍,一副站立不稳的难受样子,根本顾不上说话。王丘一怕又被人说“朋党”,自然也是不愿开口。王彦鸾则是犹犹豫豫,欲言又止。
祁翀见状忙道:“来人,赐绣墩!诸公都坐下慢慢说吧!上茶!”
一盏热茶入腹,殿上的氛围缓和了些,不似刚才那般剑拔弩张了。祁翀趁机点名:“士美公!”
王彦鸾一惊,忙放下茶盏站起身来:“臣在!”
“今日在场诸公,你和元公的履历是朕最欣赏的!你们都是从县官做起,历任州佐官、刺史、安抚使属官直至封疆大吏,最符合朕心目中履历完整的标准,所以朕对你期待颇高!你入阁也有些日子了,不妨说说你的看法吧!”
王彦鸾忙道:“陛下,微臣入阁较晚,资历尚浅,于朝务亦不甚精通,故而不敢妄言。不过陛下既然见问,臣便谈两句浅见,若有荒谬之处,尚乞陛下恕罪。”
“不必自谦,直说便可。”
“陛下,就适才二位阁老所争之事而言,臣以为元阁老之见并非毫无依据。哦,臣不是说怀疑杜相有什么非分之举啊,臣是觉得由内阁来判断百官谏书是否应当呈于御前,确有不妥!
陛下深恩厚信,将施政之权委于内阁,则内阁阁令往往便与诏令无异。天下万民分不清天子诏令与内阁阁令的区别,就算百官也往往以为阁令便等同于诏令。故而,百官对阁令不满,便以为是天子诏令之误,冒死上谏以尽为臣之本分,殊不知其真正所谏者实为内阁阁臣,甚至可以说就是内阁首辅!
倘若说内阁阁臣、尤其是内阁首辅——哦,臣不是说杜相啊,臣只是泛泛而谈——内阁首辅私心过重或刚愎自用,不愿听从谏言,则这些谏言的确是到不了御前的。尤其是弹劾首辅的奏疏,若被私藏,天子岂知?长此以往,天子闭目塞听便是在所难免了!臣姑妄言之,对与不对,请陛下圣裁!”
王彦鸾说完缓缓落座,祁翀不便表态,便将目光投向了乔履谦和罗汝芳。这二人都是担任过次辅的,显然不可能没有注意过这个问题,尤其是乔履谦,他曾经暂代杜延年主持过内阁,最有资格来评价王彦鸾这番话。
果然,乔履谦捋了捋花白胡须,点头道:“王士美之言算是持正不偏,如今内阁首辅权柄过重,若所任非人则恐为大患。臣此言也是对事不对人。”
罗汝芳没有表态,但他与杜延年关系匪浅,此时没有偏帮这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杜延年终于坐不住了,站起身道:“陛下,臣以为王阁老、乔阁老所言在理,此事确为内阁阁议之制的漏洞,请陛下权衡利弊,善为处置。”
正宪帝从善如流,当即问道:“那杜相以为当如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