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寨民(2 / 2)
冬月时的田亩,有不少霜冻,因此地里的泥土变得很是坚硬,哪怕弓箭手身强力壮,每挖一段,都得停下歇息一番。
停下歇息时,这些弓箭手望着自己开辟出的粮田,着迷的看了起来,或是想到开辟时的喜悦,脸上展露笑容,又或是想起悲伤,愤怒的事,脸上的表情也在不断转变,最后化作长长的叹气声。
张平亮能够清楚看到,那名奋力挖掘田地的弓箭手,浑身上下冒出的热气。
在这些弓箭手之中,还有身为承局的低级军吏,乃至还有军使,每个人都在忙碌,但忙碌归忙碌,眼里却无任何神气,和数月之前的他们,有着天壤之别。
那时,张平亮还记得,众人苦归苦,但每个人眼里都闪烁着对生活的渴望。
穿行其中,他看到了一名羌人妇女,怀里还抱着一名婴儿。那名妇人远远就看到了张平亮,连忙抱着怀里的婴儿,遥遥打了个招呼。
张平亮认识这羌妇,她是当初掳掠到寨的妇女之一,被赏赐给了有功的弓箭手,后面取名羌花,再之后她就怀孕了。
在对方怀孕时,张平亮还撞见过对方在田垄里耕种呢。
想到这里,张平亮神色有些无力,如果撤退的话,在这冬月里,她们母子还会有活路么?而这样的妇孺,在寨子里还有不少。
他低下头,看见被劲风吹裂的双手,这是一双粗糙又有力的手。就是这双手曾在镇守寨子时,格杀了六七名敌军,但此刻这双手却显得很是无用。
就在张平亮陷入茫然时,耳边传来一道严肃又嘹亮的声音:“平亮,你在这作甚?”
张平亮抬头看去,发现竟是李孝忠。
李孝忠穿着一身戎装,背负弓矢,神色冷然,就好似这隆隆冬月一般,令人有一种敬畏感。而这种敬畏感,就算是张平亮看到他,也有一股紧张的念头。
见张平亮来到自己队内地盘,李孝忠颔首道:“你怎么来这了?”
张平亮今年二十一了,身材也很是高大,只不过比起李孝忠还是矮了一个头,站在对方面前,哪怕自己年纪和对方差不多大,张平亮也下意识觉得对方比自己年长数岁的错觉。
“刘指挥下令杀猪,我去看了一眼,就走到这了。”张平亮叹了口气说道。
李孝忠闻言,点了点头,走到了张平亮身旁,二人并肩而行,望着远处布满霜雪的田亩,里面还有一些弓箭手在施肥。
二人久久无言。
过了一会儿,张平亮道:“李都头,我们……我们要离开了么?”
李孝忠没有吭声,虽然寨内还没下令何时启程离开,但谁都知道,启程离开的日子不会太久,毕竟自从湟州的信使来到寨子后,寨主辛兴宗隐约间就透露出撤退的念头。
而这个念头,也唆使着寨内气氛出现了异动,每个弓箭手都好似收到了要放弃寨子,撤退的信息一般。
最重要的是,指挥使刘然并未和往常一样,发出声明,反而是默认了这个事实。
这令李孝忠极其不满,来到湟州建立青山寨,本就不是大多数弓箭手的意愿,背井离乡,颠沛千里之外,如今好不容易建立出一点成绩,却要弃寨而逃,就连敌人的身影都没看到,这让他感到十分的屈辱,还有不满。
在这凛冬之中,湟州内里生乱,沿路要是撤退,又能撤退到哪里去?莫非撤退到湟州?那里数万蕃人正等着他们呢!
就算熙州、或是河州平定叛乱,州下安定,那长途跋涉之下,又有多少人能活下来?
古骨龙城里的党项斥候,莫非真当他们发现不了么?
无寨子可守,在山岭之中被党项人追上,又有多少人能活下来?
得知可能要弃守寨子时,李孝忠就精心推算过撤退的路线,得出撤退是死路的结论。
所以,他看了一眼张平亮,沉声道:“你放心,我会阻止刘指挥使的,他一定会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