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烧城(2 / 2)
文举的是诗赋、贴经、墨义、法科、书科、算科,重试策和御科,考的是治国之能和改进发展御兽之法的能力。
可谓是全能型人才。
武举由皇帝主持,考试内容有御兽、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马枪、翘关、兵法、沙盘骑。
御师为武举的主力,这点无法避免。
普通人的力量难以与御师抗衡,但为了给天下武者一个机会,许灵昀将武举又分了两科:一科考御兽、一科不考,两科魁首并列为武状元。
工科和农科眼区别于传统考试形式,是以手艺能力定排名。
至于工状元,完完全全是为工科人才打造,有独特的发明,独特的手艺,不拘泥出身学识,皆可入选。
而农状元,则是在农桑一科有见解,对农具的改良有独特想法,能提高粮食产量,改善良种等等,此科由大众评比团组评定。
此政令一出,天下哗然。
无数人喜极而泣,又有无数百姓心怀期望。
普通人想要跨越阶层何其之难,以前只有成为御师一条路,而现在,又多了一条手能触及的道路。
第一批考试的学子,许灵昀需要全程盯着。
她的政令刚刚下达,身边可用的人不多,为保有些人利用此事钻空子,还是妥当些为好。
前来赶考的学子很多,单是京都一城是容不下的,于是许灵昀将京都周围十城设为考点。
又考虑到一些贫苦家庭,免费提供饭食。
最让天下学子震惊的是,一条横贯在大禹山脉的龙车。
整条车是龙的外型,龙首磅礴,不怒自威,踏入龙车内,风雨不侵。
发车之时,轰隆轰隆,发出巨大的响声,大地跟着颤抖,龙首喷着白色的蒸气,像是巨龙在吐息。
龙车驶入隧道,横于湖上,穿山越岭,疾驰过农田,横贯过黄沙。
它是那样的快,景色在眼前划过糊成一张水墨画,以人眼的速度根本看不清。
这时会让人有一种乘龙飞天的感觉。
据说,这龙车是灵芙帝女——哦不,现在应该改口为芙皇,是她设计出来的。
传言越传越离谱,最后传成了是恶龙作乱,芙皇活捉恶龙,令其为大禹拉车。
又说龙车看的是死物,其实是活的,有不少小孩子声称看到龙眼眨动,也证实了这一点。
许灵昀不愿意这龙死后还要背负恶名,于是亲自下场辟谣,说是龙车用龙骨炼成,这才平息了谣言。
许灵昀将塔锁萦龙投入使用,是为了加快学子进京的进度。
她先责令各城对想要赶考的学子进行简单筛选,确保选出的人有参加考试的能力,而不是为了凑热闹。
对这些简单筛选出来的人发放车票,只有持车票者才能上车。
一票一人,不可转赠。
塔锁萦龙的速度很快,一天时间能拉十趟学子,就这样,这条用特殊手段遮掩的火车终于显现在众人面前。
京都,许灵昀发动手中所有能用的人,将他们分散在周围十城之中,用来组织此次考试与监考。
而帝女封邑那边彻底热闹起来。
许灵昀还是帝女时,封邑的科技水平在发展,那些新奇小玩意儿的出现更是带动了经济。
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纺织机的出现走入千家万户,女人从家庭琐事中脱离出来,有了独立赚钱的能力。
近年来,独立出来的女户越来越多,女商、女贩、女掌柜、女先生更是层出不穷。
再次选拔人才的四科考试,不限男女,不限年龄。
本地的许多女子也打算上京一试。
更别提此地是许灵昀的教育试点地,善育堂从原本的一座变为十座。
而学堂也由一座更填为十几座,杨帛画教过的那批孩子也走出了学堂。
他们有的走入学堂持起教鞭,有的成为工匠开始收徒,更有的四处游历记录大好山河。
当她们听到科举时,纷纷毫不犹豫的赶往京城。
帝女是他们的大恩人,这又是能施展报复,鲤鱼跃龙门的好机会。
无论如何,不要去搏一搏试一试。
作为帝女发掘出的人才,他们将成为最忠诚的皇党,成为大禹未来发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