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洛州刺史李积任开府仪同三司(2 / 2)
张瑜抹了把脸上的血污与汗水,
“陛下说,见不到您,奴才的项上人头便要搬家。”
老将军沉默不语,手按在腰间先帝亲赐的金错刀上,刀鞘的纹路硌得掌心生疼。
当长安城的晨钟响起时,李积的战马在朱雀大街颓然倒地。
他望着巍峨的承天门,喉间泛起铁锈味。
张瑜踉跄着扶住他,少年人眼下青黑如墨,却仍强撑着催促:
“李大人,陛下已下早朝,正在立政殿等候。”
立政殿内,李治将最后一份密报塞进檀木匣,铜锁扣上的瞬间,发出清脆的“咔嗒”声。
他望着镜中自己浓重的黑眼圈,想起昨夜萧淑妃离去后,自己盯着烛火坐到天明。
“圣人,李刺史带到。”
张瑜的声音在殿外响起,带着压抑的喘息。
李积踏入殿内的刹那,膝盖几乎因过度疲惫而弯曲。
他望着高居御案后的新帝,忽然想起贞观九年,那个在翠微宫追着他要听故事的少年。
“臣李积,参见陛下。”
沙哑的嗓音惊飞了梁间的燕雀。
李治疾步上前,双手稳稳扶住老将。
“卿家辛苦了。”
新帝的声音难得柔和,却让李积后颈的寒毛尽数竖起。殿内陷入死寂。
李积望着李治腰间晃动的玉佩,那是先帝临终前赐给太子的信物。
他想起昨夜疾驰时,脑海中反复回响的那句话:
“一朝天子一朝臣。
”掌心的汗将金错刀的握柄浸得发滑,老将军几乎要脱口而出自辩之词。
“朕今日召卿家来,”
李治突然开口,声如洪钟,
“是要封你为开府仪同三司,参掌机密事务。”
话音未落,李积已重重跪伏在地,额头磕在青砖上发出闷响。
他望着御案下露出的龙袍一角,忽然想起太宗驾崩前,握着他的手说:
“朕百年后,能托付江山者,唯卿与无忌耳。”
张瑜侍立在侧,望着皇帝亲手扶起李积的背影,十九岁的少年突然觉得喉头发紧。
他想起昨夜在官道上,李积撕下战袍为他包扎伤口时说的话:
“后生,你这股子狠劲,倒有几分年轻时的前任总管李德泉。”
此刻殿内晨光熹微,新帝与老臣相视而笑的模样,竟让他恍惚间看见贞观年间的影子那时的太宗与房玄龄,也是这般君臣相得。
“谢陛下隆恩。”
李积起身时,眼角泛起老泪。他望着李治案头未吃完的玫瑰酥,忽然明白,这看似荒唐的连夜急召,或许正是新帝在向天下昭示:
贞观的老臣,依然是永徽的栋梁。
李治让李积先去驿站休息,再去就职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