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人情(2 / 2)
——来了。
——嗯,应该就是他了。
周桐远远望见那队人马,心中略感疑惑。看那二人装束,不似寻常将领,倒像是世家子弟出身,却又带着几分军旅之气。他揉了揉太阳穴,压下那股未散的困意,快步上前,拱手一礼:
\"桃城县令周桐,见过两位将军。\"
匡树明和程志明对视一眼,随即回礼。程志明朗声道:
\"飞熊军主将程志明。\"
匡树明紧随其后:
\"副将匡树明。\"
周桐微微一笑,客套道:\"久仰久仰。\"
程志明打量着眼前的年轻县令——面容俊朗,眉目清秀,只是眼下隐约可见淡淡的青黑,显然休息不足。
他笑道:\"周大人客气了。我们此行是奉调前往隆河镇驻扎,防备金人残部侵扰,路过桃城,听闻周大人在此任职,特来拜访。\"
周桐点头,谦逊道:\"下官不过尽些本分,谈不上什么本事。\"
匡树明环顾四周,赞叹道:\"周大人过谦了,这桃城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实属难得。\"
程志明目光落在周桐略显疲惫的脸上,关切道:\"周大人也要注意身体,看您神色,似乎休息不足?\"
周桐摆摆手,苦笑道:\"无妨。说来也巧,二位将军来得正是时候。\"他顿了顿,语气转为凝重,\"金人残部时常侵扰边境,下官管辖三县,实在力有不逮。清泉县的百姓已被我迁至桃城,这才减少了伤亡。只是……\"
他叹了口气:\"下官曾上书朝廷,请求增派守军,可至今未有批复。\"
匡树明一听,顿时皱眉:\"狗官!定是有人从中作梗,扣下了折子!\"
程志明拍了拍同伴的肩膀,示意他冷静,随后对周桐道:\"周大人放心,我们此次驻扎隆河镇,距此不过两日路程。若有紧急军情,尽管派人来报,我与匡兄必当驰援。\"
周桐眼中闪过一丝感激,郑重拱手:\"多谢二位将军!\"
程志明忽然想起什么,回头对随行军医招手:\"周大人既然劳累,不如让军医为您诊诊脉?\"
周桐也不推辞,笑道:\"那便有劳了。\"
军医上前,仔细诊脉后,恭敬道:\"大人脉象虚浮,乃是操劳过度所致。下官开个方子,您按时服用,多加休息便好。\"
周桐点头应下,随即对程、匡二人笑道:\"二位远道而来,本该好好招待,只是下官不擅那些场面话,否则也不会离开长阳了。\"他语气真诚,\"待桃城局势稳定,下官定当亲自登门,与二位把酒言欢。\"
程志明大笑:\"周兄爽快!那我们便先行告辞,来日再会!\"
周桐拱手相送:\"万科,送二位将军出城。\"又对程、匡二人补充道,\"若军中需采购粮草物资,尽管开口,桃城必当尽力满足。\"
万科连忙上前,恭敬道:\"二位将军,可需去市集看看?桃城的粮米、布匹,皆是物美价廉。\"
程志明摆手笑道:\"今日就不叨扰了。军务在身,改日再来拜访周大人。\"
说罢,二人翻身上马,带着亲兵离去。万科和项叔良一路相送,直至城门外。
不远处,飞熊军的营阵赫然在目——
三千精锐列阵而立,旌旗猎猎,铁甲森然。骑兵肃立,战马嘶鸣间透着肃杀之气;步卒持戈,阵型严整如铜墙铁壁。中央大帐前,一面黑底金边的\"程\"字将旗迎风招展,气势逼人。
程志明勒马回望桃城,对匡树明低声道:
\"这位周县令……不简单。\"
匡树明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深意:
\"是啊,能让百姓如此爱戴,又能让朝廷如此'忽视'……有意思。\"
二人相视一笑,随即扬鞭策马,带着大军缓缓离去。
马蹄声渐远,飞熊军的营阵在官道上缓缓移动。程志明与匡树明并辔而行,身后亲兵默契地拉开距离,给二人留出谈话的空间。
匡树明侧首,低声道:\"程兄,这位周县令,倒是个实在人。\"
程志明嘴角微扬:\"不阿谀奉承,不摆官架子,说话直来直去——确实难得。\"
\"欧阳先生的师弟,果真不简单。\"匡树明感慨道,\"难怪能在钰门关立下大功,又能将这穷乡僻壤治理得井井有条。\"
程志明目光深远,似在思索什么。片刻后,匡树明又压低声音道:\"他不是说了吗?增兵的折子被扣了。\"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咱们不如……卖他个人情?\"
程志明闻言,轻笑一声,摇头道:\"匡兄,这人情,可不是给你去卖的。\"
匡树明一愣:\"程兄的意思是……?\"
程志明微微侧身,声音压得更低:\"还记得出长阳时,五殿下给我们的交代吗?\"
匡树明瞳孔一缩,顿时恍然。
——五皇子沈递临行前,曾特意召见他们,提及周桐此人。
\"若此人确有大才,不妨试探一二。\"五皇子把玩着茶盏,语气随意,眼中却带着深意,\"本宫……很感兴趣。\"
匡树明深吸一口气,低声道:\"程兄高明!\"
程志明淡淡一笑:\"等扎了营,我便写封书信,快马送回长阳。\"
匡树明点头,随即又皱眉:\"可若五殿下真要拉拢他……周桐会答应吗?\"
程志明望向远处桃城的轮廓,缓缓道:\"那就要看……这位周县令,到底想要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