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叱咤好莱坞,从宣发开始(求订阅)(1 / 2)
拿头跟王也打啊?
这念头在准备2月份安排上映的制片人脑海里盘旋。
东方有句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商人,逐利而生。
他们可不是开善堂的,更不是钱多到发霉,非要往水里扔,只为听个响。
在影视圈这个名利场里,能长久站在一线呼风唤雨的制片商人们,哪个不是人精中的人精?
让他们在明知王也实力强悍,是一座不可逾越大山的情况下,还傻乎乎地砸钱、几千万,甚至上亿美金的宣发资金去干仗?
是给王也的封神之路添砖加瓦,当一块华丽的垫脚石吗?
想屁吃啊!
当他们是脑袋被门夹了的蠢货?
面对王也这头横冲直撞、势不可挡的电影界巨兽,那些小成本的电影制作公司,除了瑟瑟发抖、退避三舍,还能有什么更好的选择?
你问他们还能做什么?
干看着!
真要头铁到家,梗着脖子冲上去,然后被那头巨兽一脚踩得粉身碎骨,连点浪花都翻不起来吗?
那些早早认清现实,知道“群星文化”这块招牌背后站着的是王也这尊大神的公司,还算幸运的。他们果断选择了更改档期,避其锋芒。
一些投入不多的,则鸡贼地调整宣发策略,专注于自己那一亩三分地里的特定观影人群!
毕竟,好莱坞那套成熟得不能再成熟的宣发机制,不是摆设。
只要你的电影质量过硬,口碑能在后期稳住,总归是能分一杯羹,挣到钱的。
就算被王也这种级别的大片狠狠打压,也能找到生机。
文化领域就算是平台化了,也很难形成垄断,还是有不同声音可以发出去的。
除非搞文字狱!
好莱坞这台精密的商业机器已经运转了几十年,成熟的商业机制,加上早已被细分到极致的观众人群。
小成本电影即便在夹缝中,也能活下去。
相比之下,国内的那些制片公司要走的路,可就太长太长了。
现阶段的粉丝电影还在摸索。
各类类型片还在试水。
那些五花八门、口味各异的细分领域观众,全都需要去深耕,去引导。
东大有太多未知的浑水要去蹚。
即便王也脑子里装着无数未来的关键信息,他也清楚后世的短视频冲击,以及层出不穷的娱乐活动,只会让影视产业这条赛道变得更加拥挤,更加复杂。
未来的时代,是网络流媒体的时代。
院线电影?
除非是那种能让人拍案叫绝的高质量神作,亦或者是能带来全新的顶尖视听享受的超级大片能够出圈,
否则想把观众从舒服的沙发上拽进电影院,实在是太难啦!
2025年的时候,一部《哪吒2》狂砍153亿,气势如虹地朝着全球160亿票房大关进军!
那是何等的风光无限!
但那之后呢?
接连几个月,电影市场死气沉沉,东大电影市场拿得出手的作品寥寥无几。
有人说电影质量太差,烂片太多,把人们的观影热情都给消费殆尽了。
但更多的人都知道,娱乐项目太多了。
人们的选择,实在太多了!
院线这门生意,在好莱坞这里早就形成共识,是夕阳产业。
除非是那种能够引爆全网、强势出圈的现象级电影,或许还能创造票房奇迹。
大部分电影的票房,恐怕都要渐渐回归到一个更加理性的区间。
而那些一线明星们,动辄上亿的天价片酬,外加百分之五的票房分成?
这种好日子随着娱乐项目出动,也要渐渐到头了。
一切,都将回归合适去见。
市场,也会教所有人搞高片酬的制片方做人。
当然了,洗米的除外。
言归正传!
人类世界永远也不缺少投机者。
一些入行时间比较少的,自认为内可以碾压大片的投机者看到不少电影选择了撤档,自以为看到了机会。
“对方的电影是东方人拍摄的,虽然盗梦空间里面有约瑟夫他们参加,但并不是主角,我们完全可以调动观众情绪,让大家看我们的爱情片。”
好莱坞的一家三流独立制片公司内,众人商量着,最终决定搏一搏。
如果趁着没有大片竞争的时候上映,单车极有可能变成摩托。
这类事情在好莱坞时常发生,他们认为自己一定可以击破敌军的。
“我赞同!”
就这样,一些二三流派的好莱坞制片公司选择了正面硬刚,企图借着《盗梦空间》的滔天热度,分一杯羹。
哪怕吃掉对方百分之十的曝光度,也够他们吃的。
好莱坞这边,率先跳出来的是一部名为《致命伴侣》的独立电影。
其制片人公然对外放话,言语间极尽轻蔑:“什么东方电影,我们电影拍摄制作的时候,东方还在用木棍取火呢!他们的电影不过尔尔!”
“我们的《致命伴侣》才是动作大片,投资高达2000万美元,轻松碾压《盗梦空间》!”
这番狂言,加上特意选择在老白男等保守地区发布,瞬间博足眼球。
讨论的,说电影的,说东方跟西方电影差异的……
反正老鹰的普通人在网络上讨论很热闹。
电影的宣发曝光率倒是实打实地上去了。
不过呢,有些时候事态失控是很快的。
这些人说电影的事情,说着说着就变成了文明优势,制度跟个体优势……
反正老鹰这边就是挺离谱的。
这个跟那个开发署有关系的。
老鹰的对内部和对外部,都有一套完善的机制。
这套机制中,老鹰内部要保证自己内部相信他们的机制。
对外,他们则输出自己的机制和价值,进而让对方变成“自己人”!
东方的群星文化科技领先,拍摄的电影比他们好,这让老爷们非常难受。他们发现了攻击点自然会想尽办法袭击。